• ceshi6
  • ceshi6
更多>>联系我们

河南省秦氏文化研究会

理事秦枫硕13592686801

理事秦凌杰13937196026

秘书秦俊国13526810732

副秘书长秦剑英13937175112

秘书长秦维贵13523566608

固话0371-65805089

传真0371-65805089

通讯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红专路97号

邮政编码450008


添加成功!
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

再逛逛 | 去购物车

秦人的机械发明

  • 所属分类:文化论坛
  • 关 键 词:秦人的机械发明
  • 浏览次数:26526次
  • 发布日期:2018-03-21
  • 立即咨询 收藏此信息
分享到:
更多...
  • 信息介绍
  • (说明:由于受网站敏感词自动过滤***,文中敏感词一律进行了处理,下文“砮”是假借字,一种用机械发射的弓)

    东周***于秦代,秦人对社会文明进步之***突出的贡献,表现于农耕技术的总结,水利设施的营造,以及大规模的”高”效率的工程管理方式的创始。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,也闪耀着夺目的历史光辉。[1]此外,秦人的机械发明,则从一个特殊的侧面充实了***文明的宝库,推促了技术史的进步。相关历史现象的分析,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秦文化的某些特质。讨论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,如秦何以能够强盛制敌,实现一统,或许也可以由机械技术方面的优越探索原因。

    秦陵“机械之变”

    秦始皇陵作为秦帝国建立之后较高执政集团***重视的工程,“为葬埋之侈”***于***[2],设计规划和施工都应体现出当时工程管理的较高水平。关于秦始皇陵的结构以及秦始皇入葬时的情形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有这样的历史记录:

    始皇初即位,穿治郦山,及并天下,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,穿三泉,下铜而致椁,宫观百***奇器珍怪徙臧满之。令匠作机砮矢,有所穿近者辄射之。以”水”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,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。以人鱼***为烛,度不灭者久之。二世曰:“先帝后宫非有子者,出焉不宜。”皆令从死,死者甚众#。葬既已下,或言工匠为机,臧皆知之,臧重即泄。大事毕,已臧,闭中羡,下外羡门,尽闭工匠臧者,无复出者。秦人的机械发明

    这段150余字的记述中,连续3次出现“机”字,值得我们注意:

    (1)令匠作机砮矢,有所穿近者辄射之。

    (2)以“水”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……

    (3)或言工匠为机……

    这里说到的“机”,从一个特殊的层面反映了秦始皇陵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水准。

    关于其中(1)所谓“机砮矢”,《水经注》卷一九《渭水下》写道:“令匠作机砮,有所穿近,辄射之。”这里所谓“机砮矢”或“机砮”,其具体形制迄今尚未可详知。有学者推想,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砮弓,都是性能良好的“劲砮”。如果把装上矢的砮机相互连接,通过机发装置使之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丛射或是***,就可以实现自行警戒的目的,并且能够以极大的杀伤力完成防卫任务。“这种‘机砮矢’,实际上就是‘暗砮’。因为秦始皇陵内藏有大量珍奇宝贝,为了防盗,就在墓门内、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***,一旦有盗者进入墓穴,就会碰上连接砮弓扳机的绊索,遭到猛烈的射击。”[3]这是一种采用机械方式以防止盗掘的设计。[4]科学史家注意到,在公元前3世纪以后的历史时期,“在***曾经很好地应用杠杆平衡的知识于(几乎是大量生产的规模)制造砮机上。”[5]而秦始皇陵这种能够自动触发的“机砮矢”或“机砮”,应当体现了当时机械技术的顶峰。有学者称这种“触发性的***”为“暗砮”,论者分析说:“这种机砮绝不***一、两件,必定是安放在便于‘穿近’的墓道、甬道等处,也即是史书上所谓的‘中羡门’、‘外羡门’。”[6]

    而(2)“以”水”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”,所说到的““水”银”集中用于秦始皇陵地宫的情形,已经考古学者和地质学者用新的地球化学探矿方法——贡量测量技术测定地下贡含量的结论所证实。[7]秦人重视““水”银”的生产和应用,亦由经营丹砂的女性工商业者巴寡妇清地位之特殊得以透露。[8]而我们在这里更为关注的,是““水”银”为“机相灌输”的情形。限于现有数据之缺乏,我们还不能具体说明所谓“机相灌输”的原理。有学者判断为“制造‘永动机’的*一次尝试”[9]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    (3)“工匠为机”的“机”,有可能是(1)(2)所谓“机”的概称,也有可能是另有所指。

    丧葬事务中应用机械,《礼记》书中已有涉及。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季康子之母死,公输若方小,敛,般请以机封。”孔颖达疏:“其若之族人公输般性有技巧,请为以转动”机”关窆而下棺。”[10]秦始皇陵使用“机”的情形,当与早期“转动”机”关”等***尸棺的“技巧”不同。有关秦始皇陵的历史记述中所见“机”的内容,是当时较先进的机械技术用于陵墓工程的记录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说到秦始皇陵结构之华丽与精致时,也有“珍宝之藏,机械之变,棺椁之丽,宫馆之盛,不可胜原”的记述。颜师古注:“孟康曰:‘作机发木人之属,尽其巧变也。’晋灼曰:‘《始皇本纪》令匠作机砮矢,有所穿近,辄射之。又言工匠为机,咸皆知之,已下,闭羡门,皆杀工匠也。’师古曰:‘晋说是也。’”所谓“机械之变”,可以理解为对于(1)“机砮矢”,(2)“以”水”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”,(3)“工匠为机”的综合表述。[11]

    较早的秦文化的实际遗存中已有体现“工匠为机”的文物。

    甘肃礼县圆顶山秦***墓出土四轮青铜器件。器盖的开合,也由“机”的结构控制,体现出“为机”的巧思。[1]设计的构想,其实是仿照车辆的造型的。

    传说中的秦先祖事迹,多以长于御车***。秦人很早就重视车辆制作。《诗·秦风》中已经有炫耀“车马之好”的诗句。[2]曾经有学者指出,《车邻》等诗体现“其悲壮之气勃乎莫御”,又说:“秦之所以强者由是夫!”[3]这是对秦部族勇武之风的感叹,如果从关注秦人“车马之好”的视角考察“秦之所以强者”,其实也是可以有所发现的。墓葬中以“木禺车马”、“木寓车马”即木制车马模型随葬的礼俗,也是秦人创始。[4]车辆模型的制作,虽然不必过多考虑坚致耐用,但是因为形制多较实用器按比例缩小,技术要求的精细是显而易见的。我们看到的***早的双辕车的模型,出土于陕西凤翔战国初期秦墓。BM103出土两件牛车模型,车辆形制相同,出土时陶车轮置于牛身后两侧,其间有木质车辕及轴、舆朽痕。[5]这是******早的标志双辕车产生的实物数据。可知秦人以陶、木材料结合制作“禺车”、“寓车”的技艺,当时已应用于较低等级的墓葬中。

    作为***早的双辕车的***[6],秦人制作的秦始皇陵铜车,体现出当时制车技艺的较高水平。据研究者总结,“一、二号铜车马都是由众多零件组装连接而成。连接的方法……大量采用的是机械的活性连接。”其机械连接工艺,包括:1.子母扣加销钉连接,2.活铰连接,3.钮环扣接,4.亚腰形转轴连接,5.锥度配合连接,6.铆接,7.弯钉连接,8.套接,9.卡接等。开合口的锁紧与开启结构,亦包括如下类型:1.拐形栓式闭锁,2.键式闭锁,3.活销式的闭锁,4.带扣式的闭锁,5.自锁式的闭锁,6.活铰加曲柄销的闭锁,7.三重卡接闭锁,8.推、拉开合式的闭锁与开启等。[7]机械加工工艺方法包括“锉磨、抛光、钻孔、切削、錾刻、锻打、镶嵌、钳工装配”等。据研究者总结,其***别值得注意的有:1.锉磨,2.小孔加工工艺,3.冲凿、錾刻工艺,4.钳工装配工艺。[8]《周礼·考工记》说:“察车自轮始。”又说:“凡察车之道,欲其朴属而微***。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,不微***无以为戚速也。”车辆设计及制作,除了力求坚致牢固即“朴属”以外,还应追求所谓“微***”,以利于提高行驶速度。考古工作者曾着重分析过二号铜车车轮形制的特点:“牙的着地面窄便于在泥途行驶;牙的中部圆鼓和骹呈圆柱体可以利用离心力作用,使车行泥地不易带泥;毂中的穿中部大,这样贯轴后,只有毂穿之两端与轴相接,可以减少摩擦力,使车行比较轻捷。”[9]椐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见告,已经修复的秦陵铜车,车轮仍可转动自如。[10]

    对毂的结构,我们还可以作这样的补充:毂中的穿贯轴后中有空隙,当是为了储注一定的润滑油。[11]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豯***棘轴,所以为滑也,”云梦睡虎地秦简《司空》律中也确实可以看到关于车辆养护和使用时加润滑用“脂”的详细规定。[12]

    《韩非子·难二》写道:“明于权计,审于地形,舟车机械之利,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。”所谓“舟车机械之利”,可以理解为在“权计”之“明”、“地形”之“审”基点上的交通“机械”的设计和制作。“舟车机械之利”可以实现“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”的效益,应当是秦人很早就已经熟习的经验。

    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说:“匈奴西域,举国奉师,舆械之费,不赋于民,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。”所谓“舆械”,也体现出车辆与“机械”的密切关系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·张让》说到“翻车渴乌”的发明,李贤注:“翻车,设机车以引水。”“机车”的说法尤其引人注目。这些历史文化迹象,都说明车辆制作因“机械”的精巧,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。《考工记》写道:“一器而工聚焉者,车为多。”《续汉书·舆服志上》也说:“一器而羣工致巧者,车***多。”车,显然是当时能够集中表现“工匠为机”技艺的***典型的“机械”、“器械”。秦人出行讲究车骑之盛[13],这一现象,亦应与制车技术的先进有关。

    秦人的机械发明兵械:三***强砮

   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多出砮机。发掘者和研究者指出,砮是储蓄弹力、伺机发矢的远射程复合***,其实物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出土158件。[25]据有的学者推算,这种“强弓劲砮“的张力***于738斤,射程总在831.6米以上。[26]

    《急就章》卷三:“弓砮箭矢铠兜鉾。”颜师古注:“弓之施臂而机发者曰砮。”可知“砮”之先进性主要体现于“机发”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其用之也若发机。”高诱注:“机,砮”机”关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所谓“机砮矢”和《水经注》卷一九《渭水下》所谓“机砮”作为用于陵墓防盗的自动触发的砮机,是***的发明。而实际上砮机在一般***事实践的运用,秦***久已有丰富的经验。以《战国策》为例,其中10处说到“砮”,特别对于韩人对于“砮”的制作和使用有甚高评价,如《韩策一·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》:“天下之强弓劲砮,皆自韩出。”“以韩卒之勇,被坚甲,跖劲砮,带利剑,一人当百,不足言也。”然而涉及秦”***“砮”的文字,出现密度较大。如《秦策二·径山之事》:

    苏代为齐献书穰侯曰:“臣闻往来之者言曰:‘秦且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。’……夫齐,罢国也,以天下击之,譬犹以千钧之砮溃痈也。”

    以“千钧之砮”比喻秦及其同盟***的攻击力。又《赵策一·赵收天下且以伐齐》载苏秦为齐上书说赵王曰:

    秦尽韩、魏之上党,则地与国都邦属而壤挈者七百里。秦以三***强砮坐羊唐之上,即地去邯郸二十里。且秦以三***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,则句注之西,非王之有也。[27]

    其中说到秦国的“三***强砮”,似可理解为秦人制作的“强砮”作为基本装备可以武装全***。又《燕策二·秦召燕王》写道:

    秦正告魏曰:“我举安邑,塞女戟,韩氏、太原卷。我下枳,道南阳、封、冀,包两周,乘夏水,浮轻舟,强砮在前,铦戈在后,决荣口,魏无大梁;决白马之口,魏无济阳;决宿胥之口,魏无虚、顿丘。陆攻则击河内,水攻则灭大梁。”魏氏以为然,故事秦。[28]

    秦对于魏的战争恫吓成功奏效,所谓“强砮在前,铦戈在后”,可知使用“强砮”的士兵组成了秦***野战主攻部”队”。

    《史记·穰侯列传》所见苏代为齐致穰侯书,否定了秦赵联***攻齐的***事计划,其中有“夫齐,罢国也,以天下攻齐,如以千钧之砮决溃痈也,必死”语,也可以作秦***因强砮优势而势不可当的解读。

   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引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,缮津关,据险塞,修甲兵而守之。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,奋臂大呼,不用弓戟之兵,鉏櫌白梃,望屋而食,横行天下。秦人阻险不守,关梁不阖,长戟不刺,强砮不射。楚师深入,战于鸿门,曾无藩篱之艰。于是山东大扰,诸侯并起,豪俊相立。”“堕名城,杀豪俊,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,销锋铸鐻,以为金人十二,以弱黔首之民。然后斩华为城,因河为津,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溪以为固。良将劲砮守要害之处,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,天下以定。秦王之心,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”所谓“强砮不射”,所谓“良将劲砮守要害之处”,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“强砮”作为秦***主要***装备的作用。

    秦兵器中又有所谓“连砮”。秦始皇本人就有亲自使用这种“连砮”射海中“巨鱼”的经历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还过吴,从江乘渡。并海上,北***琅***。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***,数岁不得,费多,恐谴,乃诈曰:‘蓬莱***可得,然常为大鲛鱼所苦,故不得***,愿请善射与俱,见则以连砮射之。’始皇梦与海神战,如人状。问占梦,博士曰:‘水神不可见,以大鱼蛟龙为候。今上祷祠备谨,而有此恶神,当除去,而善神可致。’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,而自以连砮候大鱼出射之。自琅***北***荣成山,弗见。***之罘,见巨鱼,射杀一鱼。”秦人的机械发明

    战国以来,因战争形势的推促,兵器制作技术实现了历史上的跃进。其中有秦人的突出贡献。机械发明可能首先直接应用于***事。[29]《文子》卷下《上礼》引录***的说法,以为“机械”作为***形式,即所谓“设机械险阻以为备”,是“兵革起而忿争生”的原因,“***不辜,诛罚无罪,于是兴矣。”《史记·律书》说到“兵械”。[30]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以“治器械攻战具”言备战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则“甲兵器械”并称。《盐铁论·备胡》:“县***厉武以讨不义,设机械以备不仁。”明确以“机械”指兵备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譔传》所谓“弓砮机械之巧,皆致思焉”,则显现“弓砮”可能在整个秦汉时期,都是***重要的***中“机械”。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若虞机张,往省括于度,则释。”孔安国传:“机,砮牙也。”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机不虚掎,弦不再控。矢不单杀,中必迭双。”李善注也引孔安国《尚书》传:“机,砮牙也。”可见秦汉通行语汇之“机”,往往直接是指机砮或者砮机。砮机铭文大多自题“鐖”或者“鐖郭”。[31]“鐖郭”应当就是“机栝”。[32]

    有关秦人的传说中屡见有关“机发”设计的故事,也值得我们注意。

    《水经注·渭水下》引录《燕丹子》,说到秦王为谋害燕太子丹,特意“为机发之桥”事:

    《燕丹子》曰:燕太子丹质于秦,秦王遇之无礼,乃求归。秦王为机发之桥,欲以陷丹。丹过之,桥不为发。又一说:交龙扶轝而机不发。但言[33],今不知其故处也。

    虽然说“今不知其故处也”,但是郦道元将这段文字置于“(渭水)又东过长安县北”句下。“秦王为机发之桥,欲以陷丹”故事有相当广泛的影响。[34]对于所谓“丹过之,桥不为发”,还有一种解说,言“丹驱驰过之而桥不发”[35],就是说燕太子丹因快速通过使得“机发之桥”的启动装置来不及反应。

    秦王为机发之桥”的传说,其实很可能是有秦人机械发明的历史实际以为真实背景的。

    《墨子·备城门》说到城防体系中“为发梁而机巧之”的防卫技术:

    去城门五步大堑之,高地三丈,下地***泉,三尺而止,施栈其中,上为发梁而机巧之,比传薪土,使可道行,旁有沟垒,毋可踰越,而出佻且北,适人遂入,引机发梁,适人可禽。适人恐惧,而有疑心,因而离。

    岑仲勉称之为“发梁诱敌之法”。他解释说:“编板曰栈,小桥亦曰栈,施栈横堑,栈面傅以薪土,状若通道,栈之上预悬机械性之发梁,然后佻(同挑)战诈败(即通俗之‘且战且北’),诱敌入来,发县梁以阻之。《太白阴经》:‘转关桥一梁;为桥

    梁,端着横栝,拔去栝,桥转关,人马不得渡,皆倾水,秦用此桥以杀燕丹。’”《通典》认为转关板桥。‘因而离’者,言敌恐中机,不敢追入而离去也。”[36]对于这种防卫设施,有学者解释说:“在壕沟上架设栈道,栈板上设‘悬梁’,即吊桥,装置可以***的”机”关。”“派兵出城挑战,并假装战败逃回,引诱敌人走栈道板,引发悬梁之”机”关,吊起悬梁,敌人便可擒拿。”这种“为发梁而机巧之”的特殊桥梁,《武经总要》称作“机桥”。[37]

    《墨子》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早期机械学的成就,于是《抱朴子》内篇《辩问》有“夫班狄,机械之圣也”的说法。“班狄”,即公输班和墨翟的并称。[38]“班狄”,或写作“班墨”。[39]《吕氏春秋》研究者曾经指出《墨子》学说在秦地的影响。[40]有墨学研究者以为《墨子·号令》所见称谓“皆秦时***,其号令亦秦时法”,“此盖出于商鞅辈所为”。[41]蒙文通说,“自《备城门》以下诸篇,备见秦人独有之制,何以谓其不为秦人之书?”“其为秦墨之书无惑矣!”[42]岑仲勉说,《墨子》“城守”“这几篇***少一部分是秦人所写,殆已毫无疑问。”[43]《城守》诸篇,陈直以为是秦代兵家著作[44],于豪亮判定“是秦国墨家的著作,叙述的是秦国的事”[45],李学勤则论证是秦惠文王及其以后秦国墨者的著作[46]。类似的意见如果能够成立[47],则《墨子·备城门》所谓“为发梁而机巧之”的设计,是可以为《燕丹子》“机发之桥”故事***助证的。有的学者指出,“秦国的墨者是‘从事’一派”,“这些墨者在秦所从何事?”“这***少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从事兵法的应用研究******事技术服务;二是从事***营手工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。”[48]《墨子·备城门》所谓“为发梁而机巧之”,是“***事技术”,也是交通技术、建筑技术,其核心内容,自然是“机巧”。

    有关秦始皇“坑儒”这一在文化史和***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,也有涉及“机发”的传说。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七引《古文奇字》曰:

    秦始皇密令人种瓜于骊山硎谷中温处。瓜实成,使人上书曰:“瓜冬有实。”有诏下博士诸生说之。人人各异,则皆使往视之。而为伏机。诸儒生皆***,方相难不决,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,皆压死。[49]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六一四引《史记》曰:“始皇诸生到者拜为郎七百人。密种瓜于骊山,山温成实,令诸生就视说之。人人不同。乃为伏机,方难未定,机发从上土填之。其坑在阳西南三望里,今为闵儒乡也。”宋人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一五《临潼县》:“卫宏《诏定古文***书序》云:秦既焚书,患苦天下不从所改更法,而诸生到者拜为郎,前后七百人。乃宻令冬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,瓜实成。诏博士诸生说之,人人不同,乃命就视之,为伏机。诸生贤儒皆***焉,方相难决,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,皆压终,乃无声。此则闵儒之地,其不谬矣。”宋人程大昌《雍录》卷七《地名》“坑儒谷”条也写道:“谷在昭应县三百里。卫宏曰:秦既焚书,患苦天下不从,而诸生到者拜为郎,前后七百人。乃密令种瓜于丽山坑谷中温处,瓜实成,诏诸博士诸生说,人人不同,乃命就视之,为伏机。诸生方相难不决,因发机从上塡之以土,皆压终无声。唐先名此地闵儒乡,天寳中改为旌儒庙。庙在昭应。则以卫宏之说为信也。按《史记·始皇纪》,卢生及咸阳诸生窃议其失,始皇闻之,使御史案问,而诸生中七百余人悉受坑于咸阳。其地不在昭庆也。昭庆,渭南也。咸阳,渭北也。地望不同。岂昭应谷中七百人者自为一戮,而咸阳四百六十人者别为一戮耶?然当以《秦纪》为正。如议瓜之说,似太诡巧,始皇刚暴,自是其有违已非今者,直自坑之,不待设诡也。”[50]

    议瓜之说”,确实如程大昌所分析,以“似太诡巧”而不可信。然而“为伏机”及“发机从上塡之以土”的情节,却是符合秦人机械学知识以及机械装置设计制作的经验的。

    秦始皇“器械一量”

    《史记·赵世家》记录了赵武灵王决策“胡服骑射”时回答保守派诘难时说的一段话:“及***三王随时制法,因事制礼,法度制令各顺其宜,衣服器械各便其用。故礼也不必一道,而便国不必古。”事又见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。[51]其中说到,“器械”的发明和制作,应“各便其用”,形制规格与生产方式不必强行划一。然而秦始皇时代,则以“器械一量”作为经济管理、生产管理和工艺管理的基本政策。

   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记载琅***刻石:“维二十八年,皇帝作始。端平法度,万物之纪。以明人事,合同父子。圣智仁义,显白道理。东抚东土,以省卒士。事已大毕,乃临于海。皇帝之功,劝劳本事。上农除末,黔首是富。普天之下,抟心揖志。器械一量,同书文字。日月所照,舟舆所载。皆终其命,莫不得意。”在这篇“颂秦德,明得意”的***宣传文字中,“器械一量”与“同书文字”并列,显然是极其重要的政策。对于“器械一量”,张守节《正义》解释说:“内成曰‘器’,甲冑兜鍪之属。外成曰‘械’,戈矛弓戟之属。‘壹量’者,同度量也。”

    器械一量”即所谓“同度量”,有的学者以“标准化”予以总结。

    对于秦的货币制度[52],计量规范[53],工艺程序[54],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研究者都有“标准化”的判断。

    睡虎地秦墓竹简《工律》中,有明确的关于***营手工业管理的法律条文:

    为器同物者,其小大、短长、广亦必等。工律

    为计,不同程者毋同其出。工律

    县及工室听***为正衡石赢(累)、斗用桶、升,毋过歳壶〈壹〉。有工者勿为正。叚(假)试即正。工律

    据整理小组译文:“制作同一种器物,其大小、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。”“县和工室由有关***府校正其衡器的权、斗桶和升,***少每年应校正一次。本身有校正工匠的,则不必代为校正。这些器物在领用时就要加以校正。”[55]

    这样的制度,严格要求生产规程的一致,也确定了产品规格的“必等”,质量的可靠也因此得到保证。

    对于秦机械制作的“标准化”,有学者从“零件几何参数的标准化”、“加工工艺的标准化”、“产品规格的系列化”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。论者指出:“秦始皇统一***后,在***、经济、生产技术各个领域大规模地推行标准化,并用法律形式以及建立监督检验机构来保证标准化在全国的***和实施。这不仅对创造灿烂的秦汉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,也为我国古代标准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。”[56]秦的“器械一量”的制度是否适宜于以所谓“标准化”予以总结,还可以讨论。但是这种规范化管理体制对于机械制作生产效率的提高,产品质量的保证以及总体产业水平的进步,无疑都体现出了积极的意义。

    关于“机械之心”

    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生》写道:“百工维时,以成器械。器械既成,以给司农。”许多“器械”的发明,“机械”的发明,可能***初确实是在普通的生产实践中实现的。《说文·木部》:“机,主发谓之‘机’。”又说:“榺,机持经者。”“杼,机持纬者。”段玉裁注因“榺”“杼”与“机”的关系,以为“则‘机’谓织具也”。[57]然而许慎“主发谓之‘机’”的说明,告知我们秦汉人对于“机”的***基本的特征的认识。段玉裁的解释是:“机之用主于发,故凡主发者,皆谓之‘机’。”狩猎生产中使用的“机”,也在早期文明进程中有重要的作用。《墨子·非儒下》:“若将有大寇乱,盗贼将作,若机辟将发也,他人不知,己独知之。”其中“机辟”,孙诒让《墨子闲诂》解释说:“‘机辟’盖掩取鸟兽之物。”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庄子曰:‘子独不见***狌乎?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;东西跳梁,不避高下;中于机辟,死于罔罟。’”成玄英疏:“‘辟’,法也,谓”机”关之类也。”秦汉人习用之“机网”[58]、“机穽”[59]等,也是类似的装置。

    在***上古思想史中“‘智能’被‘道德’湮没”的时代,社会文化之“配天文德”,“就已经显现出智能之从属于道德”,“敬德孝思”者“兼理着智能的生产”。国民思想的主体倾向“有着絶大可能完成‘贤’与‘德’的结合,使‘贤’与‘圣’‘哲’相接种”,使得本来应当成为“智者”的知识人“成为被道德性或人生智能所渗透了的‘贤人’”。这种社会意识倾向,“首先便约束着‘智能’的发达。”[60]

    对于“百工”“器械”,与“小人”“鄙夫”对立的“君子”们内心是有所蔑视的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子贡南游于楚,反于晋,过汉阴,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,凿隧而入井,抱瓮而出灌,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。子贡曰:‘有械于此,一日浸百畦,用力甚寡而见功多,夫子不欲乎?’为圃者卬而视之曰:‘奈何?’曰:‘凿木为机,后重前轻,挈水若抽,数如泆汤,其名为槔。’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:‘吾闻之吾师,有机械者必有机事,有机事者必有机心。机心存于胸中,则纯白不备;纯白不备,则神生不定,神生不定者,道之所不载也。吾非不知,羞而不为也。’[61]子贡瞒然惭,俯而不对。”这位“丈人”又说:“功利机巧,必忘夫人之心。若夫人者,非其志不之,非其心不为。”对于所谓“有机事者必有机心”,成玄英疏:“有机动之务者,必有机变之心。”[62]《淮南子·原道》又重复这一观点:“机械之心,藏于胸中,则纯白不粹,神德不全。”高诱注:“机械,巧诈也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》所谓“机械之巧弗载于心”,《淮南子·本经》所谓“机械诈伪莫藏于心”,也都表达了对“机心”的贬抑倾向。《文子》卷上《守朴》写作:“机械智巧不载于心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》又说:“逮***衰世,人众财寡,事力劳而养不足,于是忿争生,是以贵仁。仁鄙不齐,比周朋党,设诈谞,懐机械巧故之心,而性失矣。”高诱注:“‘性失’,失其纯朴之性也。”所谓“懐机械巧故之心”的精神现象,是与“衰世”“忿争生”的社会现象共生的。《后汉书·酷吏传》:“赞曰:大道既往,刑礼为薄。斯人散矣,机诈萌作。”也是同样的意思。

    理解所谓“机诈”,可以参考《淮南子·本经》“机械诈伪”,“设诈谞,怀机械巧故之心”,《文子》卷下《下德》“怀机械巧诈之心”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宣传的孟子的思想,则完全将“机械”与正统道德对立起来:“孟子曰:‘耻之于***矣。为机变之巧者,无所用耻焉。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?’”

    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可见公仪休故事:“公仪休者,鲁博士也。以高弟为鲁相。奉法循理,无所变更,百***自正。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,受大者不得取小。客有遗相鱼者,相不受。客曰:‘闻君嗜鱼,遗君鱼,何故不受也?’相曰:‘以嗜鱼,故不受也。今为相,能自给鱼;今受鱼而免,谁复给我鱼者?吾故不受也。’食茹而美,拔其园葵而弃之。见其家织布好,而疾出其家妇,燔其机,云:“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?”对“利”的絶对冷漠,形成了敌视物质生活与物质生产进步的偏执心理,致使公仪休有“燔其机”的***行为。公仪休事迹在王莽***时代被引入阿谀之辞[63],不免使人联想到弃葵燔机行为或许与“折节力行,以要名誉”[64]的表演亦有近似之处。公仪休的故事,可以作为文化寓言读。而较宽广社会层面对“机”的反感和警觉,可以通过《焦氏易林》这样的文献有所发现。《焦氏易林》卷二《无妄·晋》:“乱危之国,不可涉域。机机发发,身顿僵覆。”《焦氏易林》卷四《井·坎》:“灸鱼铜斗,张伺夜鼠。不忍香味,机发为祟,祟在头颈。”“机”原本是智能的标志[65],然而在这里都表现出***的文化质量。

    《汉书·吾丘寿王传》载录吾丘寿王就公孙弘禁民不得挟弓砮事奏议,其中说道:“臣闻古者作五兵,非以相害,以禁暴讨***也。安居则以制猛兽而备非常,有事则以设守卫而施行阵。及***周室衰微,上无明王,诸侯力政,强侵弱,众暴寡,海内抏敝,巧诈并生。是以知者陷愚,勇者威怯,苟以得胜为务,不顾义理。故机变械饰,所以相贼害之具不可胜数。于是秦兼天下,废王道,立私议,灭《诗》《书》而首法令,去仁恩而任刑戮,堕名城,杀豪桀,销甲兵,折锋刃。其后,民以耰鉏棰梃相挞击,犯法滋众,盗贼不胜,***于赭衣塞路,羣盗满山,卒以乱亡。”将秦的“乱亡”与“机变械饰”现象联系起来,是很有意思的见解。

    侯外庐等在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史的特征时指出,“自然,在反氏族遗制上,墨子比孔子急进,所以到了后期墨家的《墨经》裏,较富于‘智者’色彩,道德论的‘贤人作风’反退于副次的地位。”[66]而墨学在秦国得以传播,也絶不是偶然的。墨学学者多有投靠秦国者。文献可见“东方之墨者”“如秦”“居秦”事,也可见“秦之墨者”、“秦墨者”。[67]“墨家重实践,重技艺”,“墨家在秦的形而下技术实践”,很可能体现于“器械制作”。[68]《荀子·解蔽》说:“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。”说墨学重视实际功用而缺乏理论内容。然而秦人正是有重视实用之学的传统。秦始皇焚书,“所不去者,医***、卜筮、种树之书。”[69]技术之学,包括医学、农学、数术之学等,都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。实际上,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兵学,在秦代也没有禁絶。[70]秦人对于实用之学和技术之学的看重,也许成为秦机械发明多有成就的意识史和观念史的原因。


    注释:

    [1] 参看王子今:《秦国交通的发展与秦的统一》,《史林》1989年4期。

    [2] 《汉书·贾山传》。

    [3] 王学理:《秦始皇陵研究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,第77页。

    [4] 参看王子今:《***盗墓史——一种社会现象的文化考察》,***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版,第50页***第51页。

    [5] 李约瑟:《***科学技术史》第4卷《物理学及相关技术》第2分册《机械工程》,科学出版社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版,第66页。

    [6] 王学理:《秦代的科技珍闻(二)》,《文博》1986年3期。

    [7] 常勇、李同:《秦始皇陵中埋藏贡的初步研究》,《考古》1983年7期。

    [8] 参看王子今:《秦汉时期的女工商业主》,《***文化研究》2004年秋季卷。

    [9] 王学理:《秦代的科技珍闻(二)》,《文博》1986年3期。

    [10] 又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曾子问曰:‘下殇土周葬于园,遂舆机而往,涂迩故也。今墓逺,则其葬也如之何?’”郑玄注:“机,舆尸之床也。以绳絚其中央,又以绳从两边钩之。礼以机举尸,舆之以就园而敛葬焉。涂近故耳。‘舆机’或为‘余机’。”这里所说的“机”,并非“机械”之“机”。所以称“机”,或许是因为“举尸”的绳络类似织机经纬的缘故。〔元〕陈澔《陈氏礼记集说》卷四:“‘机’者舆尸之具,木为之,状如床而无脚,以绳横直维系之,抗举而往。”

    [11] 参看王子今:《秦始皇陵的“机械之变”》,《秦陵秦俑研究动态》2007年2期。

    [12]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礼县博物馆:《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、2000LDM4春秋秦墓》,《文物》2005年2期。

    [13] 《毛诗》:“《车邻》,美秦仲也。秦仲始大,有车马、礼乐、侍御之好焉。”李樗曰:“其始大,故有车马、礼乐、侍御之好也。车马,即《诗》所言‘有车邻邻,有马白颠’。”“‘邻邻’,众车之声也。‘有马白颠’,《尔雅》曰:馰颡白颠。舍人曰:馰,白也。颡,额也。额有白毛,今之戴星马也。此言车马之好。”《毛诗》:“《驷铁》,美襄公也,始命有田狩之事、园囿之乐焉。”“此盖言襄公交车马之所闲习者,以其平日游于北园,教之有素也。”李樗曰:“‘四牡孔阜,六辔在手’,盖言襄公乘此驷铁之马,马既肥大,又良善,六辔在手而已,更不须提控之也。”《毛诗》:“《小戎》,美襄公也,备其兵甲,以讨西戎,西戎方强,而征伐不休,国人则矜其车甲,妇人能闵其君子焉。”。李樗曰:“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‘秦迫近戎狄,修习战备,髙上气力,以射猎为先’,则好战者秦之风俗然也。秦之风俗如此,而襄公又有以使之,则安得不矜其车马之盛?”“襄公之使民矜车甲,则可以知秦之传祚二世而不及其期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有渐矣。”黄櫄曰:“国人矜其车甲之善如此,而妇人又闵其君子之下从征役焉。以此观之,则秦之风俗习于攻战而狃于干戈非一日也。”〔宋〕李樗黄櫄:《毛诗集解》卷一四。宋人王安中《谢赐器甲表》也可见“有秦仲车马之好”语。《初寮集》卷四。

    [14] 〔明〕朱谋:《诗故》卷四。

    [15] 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畤驹四匹,木禺龙栾车一驷,木禺车马一驷,各如其帝色。”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畤驹四匹,木寓龙一驷,木寓车马一驷,各如其帝色。”

    [16] 吴镇烽、尚志儒:《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》,《文物数据丛刊》第3辑,文物出版社1980年5月版。

    [17] 参看王子今:《秦汉交通史稿》,***党校出版社1994年7月版,***9页。

    [18]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:《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》,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版,第314页***第317页。

    [19]《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》,第322页。

    [20] 袁仲一、程学华:《秦陵二号铜车马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丛刊***号。

    [21]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《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报告》记录,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工作组合装配过程中,装车轮的方式是将车体升高,“将轮固定,再将车降下,降***两轮轻微落地,以转动轮时略感沉重为限”。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版,第91页。

    [22] 王子今:《秦汉交通史稿》,***党校出版社1994年7月版,***05页。

    [23] 云梦睡虎地秦简《司空》律规定:“***有***者自为买脂、胶,毋***者乃月为言脂。胶,期足。”“一脂.攻间大车一两,用胶一两,脂二锤。”“为车不劳,称议脂之。”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译文,大意为:“有钱财的***府应自为车辆购买脂、胶,没有钱财的可每月报领脂、胶,以足用为度。”“每加油和修缮一辆大车,用胶一两、脂三分之二两。”“如车运行不快,可酌量加油。”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,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,第82***83页。

    [24]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说蜀地风习,“工商致结驷连骑”,“归女有百两之徒车”,“原其由来,染秦化故也。”《续古今考》卷一六:“吕东莱《大事记》曰:‘秦车服之可见者,大驾属车八十一乘。周末诸侯有贰车九乘,秦灭九国,兼其车服,故属车八十一乘。”

    [25]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、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”队”:《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(1974-1984)》,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,上册第275页***第296页。

    [26] 参看王学理:《秦兵与秦卒――由秦俑谈起》,《西北大学学报》1978年1期。

    [27] 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《战国纵横家书》:“今燕尽齐之河南,距莎(沙)丘、巨鹿之囿三百里,距麋关,北***于【榆中】者千五百里。秦尽韩、魏之上党,则地与王布属壤芥者七百里。秦以强砮坐羊肠之道,则地去邯郸百廿里。秦以三***功(攻)王之上常(党)而包其北,则注之西,非王之有也。”《战国纵横家书》二一《苏秦献书赵王章》,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版,第91页***第92页。

    [28] 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秦正告魏曰:‘我举安邑,塞女戟,韩氏太原卷。我下轵,道南阳,封冀,包两周。乘夏水,浮轻舟,强砮在前,锬戈在后,决荥口,魏无大梁;决白马之口,魏无外黄、济阳;决宿胥之口,魏无虚、顿丘。陆攻则击河内,水攻则灭大梁。’魏氏以为然,故事秦。”

    [29] ***十分重视通过***”队”的历史验证******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联系的理论原则。他指出,“一般说来,***”队”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”,“大规模运用机器也是在***”队”里首先开始的”,“部门内部的分工也是在***”队”里首先实行的。”他还认为,***”队”的历史对全部历史有非常明显的概括意义。《***致***(***7年9月25日)》,《******全集》第29卷,人民出版社1972年6月版,第***页。

    [30] 张守节《正义》:“内成曰‘器’,外成曰‘械’,‘械’谓弓、矢、殳、矛、戈、戟。”

    [31] 参看徐正考:《汉代铜器铭文选释》,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版,第725页***第727页。

    [32] 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其发若机栝,其司是非之谓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‘机’,砮牙也。‘栝’,箭栝也。”“机栝”又写作“机括”。《风俗通义·过誉》“司空颍川韩棱”条:“棱统机括,知其虚实。”

    [33] 陈桥驿《水经注校证》:“殿本在此下《案》云:‘案此下有脱文。’《注疏》本《疏》:‘朱《笺》曰:谢云,疑有脱误。’”***书局2007年7月版,第452页***第453页,第470页。

    [34]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引《燕丹子》曰:“燕太子丹质于秦,秦王遇之无礼,乃求归。秦王为机发之桥,故以陷丹。丹过之无虞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四七引《燕丹子》曰:“太子丹质于秦,秦王遇之无礼,不得意,欲归。秦王不听,谬言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。丹仰天而叹,乌即白头,马生角。秦不得已而遣之。为机发之桥,欲丹,丹过之,桥为不发。夜到关,丹为鸡鸣,遂得逃归。故怨于秦,欲报之。”《七国考》卷一四《秦琐征》“机发桥”条:“《燕丹子》:‘秦王为机发之桥,欲陷丹。’”

    [35] 《博物志》卷八。

    [36] 岑仲勉:《墨子城守各篇简注》,***书局1958年6月版,第37页***第38页。

    [37] 谭家健:《墨子研究》,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版,第338页。

    [38] 《抱朴子》外篇《尚博》:“盖刻削者比肩,而班狄擅絶手之称。” 《抱朴子》外篇《文行》又说:“斵削者比肩,而班狄擅絶手之名。”

    [39] 《抱朴子》外篇《名实》:“放斧斤而欲双巧于班墨,……不亦难乎!”

    [40] 李峻之:《〈吕氏春秋〉中古书辑佚》,刘汝霖:《〈吕氏春秋〉之分析》,《古史辨》第6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版。

    [41] 苏时学:《墨子刊误》。

    [42] 蒙文通:《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》,《蒙文通文集》***卷《古学甄微》,巴蜀书社1987年7月版。

    [43] 岑仲勉:《墨子城守各篇简注》,***书局1958年6月版,第8页。

    [44] 陈直:《〈墨子·备城门〉等篇与居延汉简》,《***史研究》1980年1期。

    [45] 于豪亮、李均明:《秦简所反映的***事制度》,《云梦秦简研究》,***书局1981年7月版。

    [46] 李学勤:《秦简与〈墨子〉城守各篇》,《云梦秦简研究》,***书局1981年7月版。

    [47] 参看史党社:《〈墨子〉城守诸篇研究述评》,《秦文化研究》第7辑,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。

    [48] 臧知非:《〈墨子〉、墨家与秦国***》,《人文***》2002年2期。

    [49] 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六引《古文奇字》曰:“秦改古文以为大篆及隶字,国人多诽谤怨恨。秦苦天下不从,而召诸生到者拜为郎,凡七百人。又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硎谷之中温处,瓜实成,乃使人上书曰:‘瓜冬有实。’有诏下博士诸生说之。人人各异说,则皆使往视之,而为伏机。诸生贤儒皆***焉,方相难不能决,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,皆压死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八引《古文奇字》曰:“秦改古文为大篆及隶字,周人多诽谤怨恨。秦苦天下不从,而诸生到者拜为郎,凡七百人。蜜种瓜于骊山硎谷中温处,瓜实成,使上书曰:‘瓜冬有实。’有诏下博士诸生说之,人人各异说,则皆使往视之,而为伏机。诸生贤儒皆***焉,方相难不决,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,皆压终。”

    [50] 〔宋〕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二七《昭应》:“坑儒谷在县东南五里。始皇以骊山温处令人冬月种瓜,招天下儒者议之,各说不同,因发机陷害之。元宗改为旌儒乡,立旌儒庙,贾***为碑文。”《关中胜迹图志》卷八:“坑儒谷。《长安志》:在临潼县西南五里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注:师古曰:今新丰县温汤之处,号愍儒乡。温汤西南三里,有马谷。谷之西岸有坑,古相传以为秦坑儒处也。”

    [51] 《商君书·更法》可见公孙鞅有关改革合理性的***论述:“前世不同教,何古之法?帝王不相复,何礼之循?伏羲、神农教而不诛,黄帝、尧、舜诛而不怒,及***文、武,各当时而立法,因事而制礼。礼法以时而定,制令各顺其宜,兵甲器备各便其用。臣故曰:‘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必法古。’汤武***也,不循古而兴;殷夏之灭也,不易礼而亡。然则反古者未可必非,循礼者未足多是也。君无疑矣。”赵武灵王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”,公孙鞅作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”。又《文子》卷下《上义》:“***曰: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。政教有道,而令行为古。茍利于民,不必法古。茍周于事,不必循俗。故圣人法与时变,礼与俗化,衣服器械各便其用,法度制令各因其宜。故变古未可“非”,而循俗未足多也。”亦作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”。

    [52] 参看韩钊:《试论***古代货币标准化》,《***钱币》1984年1期。

    [53] 参看丘光明:《***古代度量衡标准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2002年3期;朱兰、林公孚:《***古代的度量衡标准化》,《福建质量信息》1999年2期;罗威:《秦代度量衡标准化的过程及其作用》,《益阳师专学报》1997年2期;朱筱新:《对秦统一度量衡的再认识》,《北京教育学院学报》2000年2期。

    [54] 参看刘占成:《秦俑制作标准化浅述》,《文博》1992年3期;袁仲一、赵培智:《秦始皇陵铜车马标准化概述》,杨青、吴京祥:《秦陵铜车马木车马构件的标准化初考》,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》(自然科学版)第23卷增刊,1995年12月。

    [55]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: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,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,第69页***第70页。

    [56] 杨青:《论秦代机械工程的标准化》,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》(自然科学版)第23卷增刊,1995年12月。

    [57] 《淮南子·泛论》:“伯余之初作衣也,緂麻索缕,手经指挂,其成犹网罗。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,而民得以揜形御寒。”

    [58] 《后汉书·寇恂传》:“刺史张敬好为谄谀,张设机网,复令陛下兴靁电之怒。”

    [59] 《后汉书·文苑列传下·赵壹》:“有一穷鸟,戢翼原野.罼网加上,机穽在下,前见苍隼,后见驱者,缴弹张右,羿子彀左,飞丸激矢,交集于我.思飞不得,欲鸣不可,举头畏触,摇足恐墯.内独怖急,乍冰乍火。”李贤注:“‘机’,捕兽机槛也。”

    [60] 侯外庐、赵纪彬、杜国庠:《***思想通史》***卷《古代思想》,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,第35页***第37页。

    [61] 《文子》卷上《道原》:“***曰:机械之心藏于中,即纯白之不粹,神徳不全。”

    [62] 《文子》卷下《微明》:“民知书则德衰,知数而仁衰,知券契而信衰,知机械而实衰。”

    [63] 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载陈崇上奏“称莽功德”,有“鲁公仪子不茹园葵,公之谓矣”语。颜师古注:“公仪子,鲁国相公仪休也,拔其园葵,不夺园夫之利。”

    [64] 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。

    [65] 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大夫不闻齐鲁之多机乎?有善治土木者,有善治金革者,有善治声乐者,有善治书数者,有善治***旅者,有善治宗庙者,羣才备也。”对于所谓“齐鲁”“多机”,张湛注:“机,巧也。多巧能之人。”

    [66] 侯外庐、赵纪彬、杜国庠:《***思想通史》***卷《古代思想》,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,第37页。

    [67] 《吕氏春秋·去私》、《去尤》、《首时》、《去宥》。

    [68] 张文立、宋尚文:《秦学术史探赜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,***25页,***24页,***20页。

    [69]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。

    [70] 参看田旭东:《秦兵火未殃及兵书谈》,《西部考古》***辑,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。

    本文原载于《王子今学术经典文集》,山西人民出版社,2014年版。



  • 觉得产品介绍不够清楚?欢迎你提问,第一时间解答您的疑惑 点此留言

  供应的其他相关信息